為了因應不同的煞車桿厚度,所以固定螺絲孔有兩組,使用者可以針對實際情況決定使用哪一組洞,當然很有可能還是會有空隙,這時候就要利用橡皮塞進去,這樣螺絲鎖緊固定後卡柱才不會晃動,說得簡單,安裝中最費功夫的就是這個,從照片中的煞車桿上面的刮痕就知道安裝起來是很折騰的!零件中最尖銳的地方就是卡柱,所以請大家一定要特別小心呀~
固定齒的部分就簡單多了,基本上就是把組合狀態安裝在把手上即可,話雖如此,還是得費勁一番。
不好意思找到的塑膠環尺寸較小,不能像原型機測試一樣直接套在把手上,這裡要辛苦些,要先把把手往外挪出可以鎖塑膠環的空間。
塑膠環套上橡皮然後套上手把。
鎖上螺絲,注意這裡要鎖緊這樣塑膠環才不會受力移動!
再來就簡單了,依序套上墊片、固定齒靠龍頭側、墊片,再來用手把螺絲鎖好,注意不需要工具喔,因為如果鎖太緊的話固定齒沒法動就不能發揮功效啦!
固定齒與卡柱的相對關係如下圖,從這裡大家就可以想像機構運作的方式了: 當手抓煞車桿煞車時,用食指撥動固定齒卡進卡柱,煞車桿就被固定手就可以放開讓機構代勞了。
最後套上塑膠螺帽避免手指操作時被螺絲割傷,這樣就大功告成啦!
測試時有時會碰到卡柱固定齒卡不住的情框,這也是本提案的兩難,如果固定齒距太大,那麼就會有煞車力道段數太少的問題,這樣面對斜度不一的下坡,就沒辦法進行細微的調整了。我的經驗是:盡量調整卡柱與固定齒到垂直的角度會有幫助,為了達到這個效果,我直接用老虎鉗調整卡柱的角度,雖然可能照成金屬的變形,但是卡柱可以順利卡住固定齒才是本提案的重點!
呼~我也是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在三輛自行車上安裝,傘兵車挑戰桶後越嶺北宜公路,T33挑戰羅馬公路清境武嶺,Dahon居家小騎在住家附近的上坡路測試,希望自己的小小點子可以在同好間,激盪出一些火花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